Psalm 30, John 21:1-19 YSF
1st appearance: John 20:19-23 “願你們平安” 1st sentence. Jesus關心disciples吃飽沒有
2nd John 20:26-28. J speak same but 多了多馬. J關心多馬的信心
3rd: Children 你們有吃的沒有? J的愛用行動表現出來(prepare breakfast, fish)
重點: 問了3次
醫治Peter心靈(3次不認主)
J體貼人的需要, 俾2nd chance
給予回轉機會, Peter變得更加強大
學習捨棄”這些”. 我們愛j比這些更深嗎?捨下心中更重要的東西
We should have ruler in our hearts. J is on top
J: 你牧養我的羊
Peter用一生愛主, do we love Him?
以賽亞書 40 章 27-31 節; 使徒行傳 3 章 1-11 節 lam kah yin pastor
路加筆下幾個不同的張力:
時間 (1天3次 vs 天天全時間)
地點 (巨大的美門 VS 無名的弱者. 估計用哥林多銅製成的大門口, 出現身無分文瘸腿的人
情景 (瘸腿的人VS自由出入的人): 瘸腿的人不能自由進入聖殿
指望得著(渴望看見)
生來瘸腿的人, 當時年代, 殘疾瘸腿的人是犯罪有關, 病和罪連上等同. (申15:21, 利21:17) 瘸腿的人: 代表絕望 (使4:22 原來藉著神蹟醫好的那人有40多歲了)
使3:3 "他看見彼得, 約翰將要進殿, 就求他們周濟" 瘸腿的人起初只求周濟, 沒想過得醫治. 我們心內有些東西, 影響我們與神的關係.
誰人得著? 使3:6-7 "金銀我都沒有, 只把我所有的給你: 我奉拿撒勒人耶穌基督的名, 叫你起來行走! 於是拉著他的右手, 扶他起來; 他的腳和踝子骨立刻健狀了" 彼得雖然無錢, 但擁有比金錢更名貴的東西送給瘸腿的人. 彼得知道能力從耶穌來, 他只遵照耶穌的命令來做.
不同的人對自己有不同的期望, 我們生命內有什麼不能動搖的? 什麼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? 彼得: 學效耶穌所做的, 醫治人. 能力是基督的, 但那手卻是彼得的. 叫眾人的眼目轉回耶穌身上.
得著指望
V6-9一共出現4次"行走", 瘸子被治後, 跳躍像鹿, 一心讚美神. 群眾滿心希奇驚訝. 瘸子除我醫治, 也能找到自己的身份. 今天我的生命中, 有沒有如人希奇驚訝, 有沒有為自己身分而興奮呢? 我們是怎樣的信徒? 我們說與主相遇, 但生命有令人感希奇驚訝, 為主作見証呢?
約12:1-8 以愛奉獻 MS
馬利亞的奉獻是得到主耶穌的悅納和讚賞。她的奉獻是出於愛的行動,她的一家已跟主耶穌建立好的關係,尤其馬利亞, 俯伏在耶穌的腳前, 專心聽祂的道。耶穌並叫她的弟弟拉撒路從死裡復活。馬利亞感恩之餘, 必定甘心愛耶穌,用自己的頭髮(當時最榮耀的部位)擦耶穌的腳. 她甘願為耶穌擺上。
愛的行動, 不單以口來表達。因為愛, 甘心樂意地付出; 放低自己,以神為先; 並以行動來表達愛意,讓主得著喜悅和滿足。這一刻, 我們是否以主為優先, 或以自己的感受和需要行先呢? 主在我心中佔什麼地位?
獻上最好: 馬利亞把最好的獻給主. 把最珍貴的香膏獻給主 (包括我們的時間, 才幹, 力量, 金錢等)。打破玉瓶, 香膏從頭流到腳, 讓主得到喜悅和滿足. 我們會否像Maria, 甘願把最好的獻給主? 今日我們最珍貴的是什麼? 為了討主的喜悅. 上帝把獨生兒子耶穌基督賜給我們, 我們又豈不能不把最好的獻給主呢?
立志事奉主, 面對張力, 感到掙扎, 有心無力. Maria可能也面對掙扎, 珍貴的香膏, 用了就沒有了, 捨得獻上嗎? 或獻一半? 但她憑信心把所有的獻上. 今日我們想讓掙扎主導我們, 或是用信心, 願意踏出多一步, 將信心投放在永恆的上主身上?
把握現在: Maria捉緊機會事奉主. 一個"今天"勝過一大堆的"明天". 我們身處末世, 耶穌基督再回來的日子近了, 我們有沒有捉緊機會事奉主呢? 靠著耶穌的能力, 捉緊機會回應耶穌的愛. 每一個事奉都是愛的奉獻.
詩1; 路6:17-26 WWC
遠離惡 (詩1:1-2) 不從惡人的計謀; 不站罪人的道路; 不坐傲慢人的座位
如把惡念合理化, 人類必自然承受惡果
想主話 (詩1:1-2) "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,晝夜思想他的律法...."
(申六6-9) 讓人知罪 (羅3:20);
晝夜思想 (詩1:3): 把自己的生命扎根在溪水旁。我們的生命需要起搏器, 可是有很多人不認為自己需要, 認為自己生命沒有問題, 靠自己搞掂。當人願意或有空間思想神的說話, 自然便會得福。
行主道
(雅各書1:22) "你們要作行道的人,不要只作聽道的人" 當我們明白神的旨意後, 要盡力行祂的教導。路6:20-21 貧窮的人有福了! 你們飢餓的人有福了! 你們哀哭的人有福了!
耶穌用實際行動進入人群當中, 憐憫, 醫治。(路6:17) 在疫情中, 我們如何回應眾多受困難的人的情況?
以賽亞書6:1-8; 路5:1-11 YSF
耶穌一步一步接觸西門(我們)的生命, 然後發出呼召。我們的生命歷程與西門類似嗎? 例:生活,價值觀。
面對著和我們想像不同的呼司,順服?不順服? 路5:5 西門說, "... 但依從你的話,下網" 路5:8 "主啊, 離開我, 我是個罪人" 西門看見耶穌真正的身份, 就是主基督。西門稱呼耶穌為主, 不再是老師。心生敬畏的心。
我們會否忽視了上帝的威榮? 放下自我,順服耶穌 --> 看見
耶穌給彼得更大的呼召 (路5:10) 不要怕, 從今以後, 你要得人了。
回應了呼召後, 耶穌給我們更大的榮耀 --> 同得福音的喜樂。
耶穌的呼召: 做不做得到? 做不做得好? --> 去不去做?
耶利米書1章4-10節; 彼得前書2章11-17節, 3章8-18節
彼得前書寫於公元60年, 羅馬帝國非常頂盛。當時是羅馬帝國的和平時期, 可是卻不真的是和平,因為他們是用暴力來控制。
客旅, 寄居是身份,異類,被人歧視。羅馬人追求財富,權勢,榮譽。當時基督徒卻是過著互相分享的生活。十字架是羅馬帝國國家安全法的刑罰。基督徒活在/寄居細小的地方內。羅馬是多神的地方,帝至崇拜。奧古斯都開始,最後與基督徒發生終極衝突, 直到君士坦丁。基督徒是如何在羅馬帝國生活?
彼得教導要以順服態度生活。這屬妥協。糊塗無知的人: 不認識上帝的人。彼得說當我們行善,神會看顧。即或不然,怎麼辦?
尼希米記8:1-3,5-6,8-10; 路4:14-22
以色列民拜偶像,上帝容許巴比倫攻擊以色列民。釋放奴隸之約(耶利米書34章)。宣告要自由,釋放僕人婢女,再作奴隸。可是猶大地以色列民反悔,叫已得釋放的人回來做奴隸。當時奴隸多數欠債。上帝"我要向你們交給自由",交給瘟疫。令猶大城變為廢墟。猶大地以色列民錯在哪裡? 只維護自己利益,叫已釋放的人再做奴隸。
要一條心不容易。為何會國破家亡? 因沒有遵守上帝律法。
耶穌熟悉舊約經文。耶穌用路4:14-22表達當時社會情景,表達J對被壓迫,貧窮,失自由的人的關懷。耶穌是赦免我們的罪。
今天我們會否熱切研讀,分享帝話語? 從上帝角度思想如何做,不是按自己心意而行。上帝的說話是我們的力量。
學習感謝上帝的創造,分享我有的,尤其是向貧窮人,受壓迫的人的關懷,靠耶和華而得的喜樂。唯有整個群體一條心,重回上帝的教導。
"生命不欠你歡樂"。生命的經歷往往不似預期。天色不常藍,花兒不常開,很難常常喜樂。我們如何選擇,在生命中靠主喜樂? 屬天喜樂才是最重要。成為我們的力量,與家人鄰舍分享主愛。
以賽亞書62:1-5, 約翰福音2:1-11
耶穌參加這場婚宴,世界叫我們悲傷,我們仍要喜樂,有沒有慶祝的勇氣?
耶穌以水變酒,用六個缸盛載,顯示神的恩典是足夠的, 超過我們所想。
缸是猶太人用來洗,神可把污水變為酒,也可把我們生命轉化,只要我們願意讓祂使用。 無論社會變得怎樣,神仍愛我們,雖然別人不愛我們。今日社會功利現實,見到某些東西才慶祝,有東西証明給人看,但神的愛是無條件的。
喜樂是反抗逆境最大的動力! 找到上帝對我們生命的召命,無論我們是留或走。The best is yet to come 最好的還在後頭,讓神介入,事情便會發生改變 (好酒留到最後)。
@Copyright 2022 JupityDev